{10}

尊刘反曹是罗贯中时代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隐含着人们对汉民族复兴的希望。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其中以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最为成功。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圣人”的化身。他有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有着近代帮助人民重建和平繁荣世界的雄心壮志。此外,作者赋予了他发号施令和巧妙计算的奇特能力。曹操是个奸诈的人。他的人生信条是“宁可教世人负于我”。他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不要和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混为一谈。

{11}

7、 三国演义的简介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演义》在中国古代很受欢迎。宋元搬上舞台,金元演了30多种三国戏。元代至直年间,新安俞氏出版的《三国志平话》问世。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戏曲、剧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等史料,基于个人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三国志演义》。现存最早的版本是明代嘉靖年间出版的,俗称“嘉靖版”,共24卷。

{12}

罗贯中是明代著名的小说家。他的籍贯是今山西太原,今浙江杭州钱塘,不太确定。相传罗贯中曾做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屏客。除了通俗的《三国演义》,他还写了《隋唐演义》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相会》等戏剧。三国演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百年的历史情况。

{13}

8、 三国演义介绍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和《三国民间故事》创作的一部长篇章回式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在宋元三国志故事、戏曲、轶事的基础上,根据晋代陈寿所著《三国志》和南宋裴松之所作注释,进行的再创造。三国演义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黄巾起义、董卓谋反、群雄逐鹿、三足鼎立、三国归晋。描写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百年的历史情况,主要描写战争,讲述了东汉末年群雄混战,魏蜀吴政治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燕统一了三国。

{14}

历史背景西晋陈寿撰写的《三国志》是最早的三国故事来源,但却是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简略,提纲挈领。南朝宋人裴松之在《三国志注》中加入了许多轶闻趣事,大大增强了传说性和可读性。中唐历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中说,诸葛亮之死的故事已经“从他的旅途中得知,流传到许多人那里”,可见三国故事在这一时期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

9、关于 三国演义的资料关于 三国演义的简介

1和三国演义(全称是通俗三国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的《三国演义》、裴松之的注解和三国民间传说创作的长篇历史演义,类似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该书成书后,这部著作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流传于世,明末清初,毛宗岗对该书三国演义进行了重新整理,修改了措辞,更改了诗词,该版本成为众多版本中最先进、流传最广的版本。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三国演义  作者  关于三国演义的介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