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的做法是先比较几部古典名著的主导思想和主题意蕴。依我拙见,红楼梦的主导思想是开明的个人自由主义,其主题是在混乱的生活中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的不可能的悲伤和幻灭。红楼梦的这一思想内核,达到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思想认识的最高水平,是在对当时一切社会思潮进行深刻总结和批判的基础上写成的,是中国文学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新思想的结晶。
{11}
至于其他的思想文化知识,都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可见作者的文化根基是深厚而广泛的。但从这个思想内核本身来看,它的新颖进步是前所未有的。它不仅仅是人们常说的资本主义萌芽思想,更是自古就有的、只有人类才有的对自由的超越性追求的突出表现。这在今天也是有意义的,符合人类全面进步的思想主流。红楼梦的主导思想可以称为人学。
{12}
7、 红楼梦 论文《 红楼梦》的梦幻描写及其意义5000字梦、幻、真;本文通过对“梦”意象的文学追溯,揭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梦文化”的背景。结合这一背景,提出“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梦”意象运用的代表作。然后,通过考察红楼梦“梦”意象的创作方式和成就,以及它在推动剧情结构和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关键作用,来证明这一观点。最后,从悲剧意识、象征意义、阴阳观念和潜意识四个方面考察了红楼梦中“梦”意象的审美价值。
{13}
①关于“红楼梦”中的“梦文化”研究,学术界早有“宏观”与“微观”之分。所谓“宏观”研究,陈佳版“红楼梦”梦主在序言中说:“言传闺阁而涉幻,故书亦称“梦”,诗证香山,悟庄周幻,梦归蝶,故作家可此”红楼梦。这类研究侧重于“红楼梦大梦,繁华迹旧”的认识。
{14}
8、关于 红楼梦林黛玉3000字 论文摘要:曹雪芹的“红楼梦”塑造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尤其是林黛玉的刻画,渗透了曹雪芹的大量心血。保荐人林黛玉有一种共同的自卑。作为局外人的她无法自我安慰,处处小心翼翼,生怕惹事生非。但是我的小女儿强烈的自尊心不能使她对诺诺被动。她曾经是一个贵族家庭。就算你依赖别人,也摆脱不了小姐的脾气。她小气又小心眼。
{15}
关键词:林黛玉;苦;坦率而天真;反叛。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据史书记载,曹雪芹写这本书用了二十年时间。他读了十年,增删五次,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林黛玉是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精心塑造的典型人物之一。曹雪芹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花费了大量笔墨,倾注了心血,寄托了他独特的叛逆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16}
9、跪求 红楼梦的 论文,800字左右我一直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没落的趋势,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仕途,都是要没落的,这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不多见的,这些小说都是喜好大团圆结局的。我得感谢高鹗,他的继任者。虽然他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不管她死了没死,至少她离开了宝玉,这就很好了。不是说我天生残忍,喜欢看别人的悲剧,但是不是有句话吗?
{17}
对于黛玉这样脆弱的封建少女来说,死亡是她的解放,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是她的幸福。当她静静地睡在地下,看着宝玉还在人间寻找出路,我不得不说,她还是幸福的。也许两个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应该相遇,因为生活并不浪漫,生活会把浪漫彻底扼杀。最后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玫瑰变成了粘在胸口的白米饭。所以,让浪漫在最美的时候告一段落,在彼此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10、 红楼梦 论文2000字以上论红楼梦我这里要讲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的思想性;也就是说,要排除现行通俗本最后四十回写的结局,只讨论《曹雪芹原著》前八十回写的结局,以及脂砚斋批语中透露的“草蛇灰线”最后几十回写的结局,现在已经“失传”了。本文只谈其思想内容是因为:曹雪芹的巨著红楼梦具有整体的艺术构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俞平伯、周、、、等专家学者纷纷撰文进行深入分析和评论。我很佩服他们,不敢,也不怀疑。
在我看来,曹雪芹的红楼梦的哲学指导思想还是属于儒家的,是儒家的王守仁“心学”传人李志的一派,但没有李志那么激进。“红楼梦”的主角贾宝玉“毁僧谤道”,却仍赞“孔子为天下第一人”;贾宝玉推崇儒家经典《四书》和《明德》,烧毁其他书籍,保留《四书》,显然值得继续研究,女主角林黛玉是她父亲教的,她父亲也读过四书。
文章TAG:1000 红楼梦 论文 红楼梦论文1000字左右